挑百万农宅,享田园生活!咨询热线:0575-89297715

首页 > 上浦 > 探寻董家山古村落

探寻董家山古村落

更新时间:2018-09-07

        批处理01.jpg

曹娥江水白浪滔滔,从江边转向一条幽静的小公路,穿过一片田野,便是董家山自然村了。董家山村旧属十二都,位于上虞市南12.5公里,以董俞二大姓氏为主。董家山背靠东面的狮子头岗,民居依坡而建,东南面是晾网山,东北面是象鼻头岗,西面是田畈和塘埂,埂外便是曹娥江。整个村子安静地枕在三座山的怀抱中,酷似睡在一只巨大的燕子窠里面。

批处理19.jpg

董家山从董氏卜居至少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令人扼腕的明嘉靖年间,一场大火房屋尽毁,故明朝以前记载的三个董氏祠堂、十个景点及众多深院大宅已难觅踪影。现在的建筑是经过一段时期的修养生息,明清时期董家山人在废墟重建的结果。现看上去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宅有:老台门、大厅、上八间、下八间、甫记台门、幼记台门、秀才台门、十六间头等古建筑,其他还有说不出来历的小台门、杨店五台门、歪巴台门等。董家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合理,雕刻精美,做工讲究。

“下八间”古民居

批处理16.jpg

重修后的古戏台

批处理02.jpg

通往培圣太公八间头老屋的古巷

批处理11.jpg

古巷中尚存的前清民居

批处理13.jpg

董家山古村落内以董、俞二大姓氏为主。董家山的董氏出自新昌雪溪一脉,始祖是久一公子,生于宋乾道元年(1165年),卒未祥。他由新昌始迁于上虞东山下,他的儿子董良四出生于宋嘉定五年(1212年),后由东山下卜居狮子岗,从此子孙繁昌,世传耕读,素称望族。翻看董氏家谱,从内容广泛细微的董氏家训上,体悟到董氏先人对后代的教育理念: 崇尚孝德文化,耕读文化,提倡勤克俭家,崇信为善。董家山俞氏是从岭南许宅分支而来,初到董家山是乾隆六年,始祖是第36世的朝崇公。俞氏从朝崇公始到现在已历九世。俞氏的祠堂建于光绪元年,堂号是“承贤堂”,现保存完好,只是里面的结构有所改变。据说,早年凡是有名气的嵊州越剧名伶基本上都到俞氏甫记台门唱过戏,当时甫记台门的主人名叫俞再兴,不少嵊州越剧名伶在上海初期都通过他得到民国时期沪上著名企业家王延松的帮助和照应。

批处理17.jpg

2014年,上浦镇东山村被列为省第二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后,按照排定的总体建设保护目标,分三年三期实施8个台门(老台门、大厅、上八间、下八间、甫记台门、幼记台门、秀才台门、十六间头等)的古建筑修复,在完成一、二期建设任务的基础上,2016年开始实施三期建设任务,争取三年的建设,将以上8个台门合计约6000余平方米的古建筑群修复保护工作实施好,完成预期目标。

批处理04.jpg

2017年,镇政府计划投入4000余万元围绕东山风景区包括董家山自然村建设一条环线公交公路。今后,在古村落保护利用总规下,按照“修旧如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继续完善古村落配套设施,力争3-5年时间把董家山古村落打造出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批处理14.jpg

韶光流逝,时至今日,一座座幽深庭院里的老台门,也成为了一种历史的沉淀。曾经辉煌的古建筑群将重现光彩、焕发活力,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价值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进一步发掘,我们深信,保护修缮后的东山历史文化古村落必将带来经济、旅游、文化等多方面的多重推动力。

批处理20.jpg

现董家山古村落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