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百万农宅,享田园生活!咨询热线:0575-89297715

首页 > 道墟 > 有道之墟美名扬

有道之墟美名扬

更新时间:2018-07-23

blob.png

出绍兴城五云门,东行五十里,有两座山南北对峙,著名的江南水乡——道墟就坐落在它们之间的冲积平原上。


上虞区道墟街道位于东鉴湖的水网地带,在三汇嘴沙阜未形成之前,北濒杭州湾南岸,是曹娥江的入海口。

微信图片_20180723100631.jpg

道墟面山负海,襟江带湖,境内河渠交织,良田连片,既有山海江湖之胜概,亦兼水乡田园之风光。


因四周皆为湖山,被人称为翠溦洞天。唐代著名诗人方干曾有诗曰:“中州惟此地,下界别无天。


更曾有十才子共吟“墟中十景”,留下了“墟中十八咏”的美妙诗篇。

blob.png

 道墟有山。因越王勾践称炭铸剑而得名的称山,曾是唐宋诗人纷至沓来、登临吟咏的风景佳处,“称山十八岙,岙岙出大佬”。因勾践曾筑斋戒坛又名斋台山的稷山,则至今依然孤峰兀然耸立,透出神秘而庄重的气概。

微信图片_20180723101436.jpg

       这里是越国文化中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地,是古越文化的精粹。

  山为道墟之魄。称山为越中名山,早在2400多年前,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为复国雪耻,又为避开吴国的监视,曾在此山称炭铸剑,大炼兵戈。

  如今,勾践铸剑遗处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构建了越王史迹陈列室,基地正中精塑了高4米的越王像。

微信图片_20180723101439.jpg

称山十景,引人入胜。盛唐时,称山曾是浙东唐诗之路必经的一站。历代诸多文人雅士,诸如诗人骆宾王、宋之问等,专程登临游观,迄今留下不少传世佳作。

微信图片_20180723101442.jp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称山称心寺,始建于南朝萧梁大同三年(537),由于是皇帝的敕建,曾经规模宏大,建筑辉煌精美,占地460亩。此寺直到清代依然颇具规模,与云门寺、法华寺相埒,在江南一带小有名气,是远近百姓进香朝佛、嬉戏游览的好去处,不过如今已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稷山高峰耸立,但顶平如台,其形左右对称,四周皆为平原,稷山之峰尤显端庄而独特。绍兴南面虽有群山叠翠,连绵万里,古时都不能与稷山相比。《隋书》曾把它列入绍兴三大名山,即稷山、重山(今府山)、会稽山。

  南宋《嘉泰会稽志》记载:“《旧经》秽山一名稷山,越王种菜于此。”东汉《越绝书》曰:“稷山者,勾践斋戒台也。”明侍郎公章敞在《游称山记》一文中写道:“南望稷山,则知越王勾践之祀天。”


     道墟历史悠远,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出土文物表明,道墟北部的称山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而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稷山就是越族部落领袖举行重大祭祀活动的场所。著名的越国王城第一都——侯城,就坐落在它的附近。南宋《嘉泰会稽志》记载:“稷山,在会稽县东五十三里。”又云:“侯城在会稽县东五十七里,越始侯无余所都之城,即此。

微信图片_20180723101445.jpg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被吴王夫差释回之后,曾与夫人一道在稷山种菜。勾践于稷山之麓兴建田里城、起斋台。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秘密实施报仇雪耻的图霸大计。为了方便同后来的越国都城(今绍兴城)的联系,勾践还专门开掘了从稷山到都泗门的古越水道,在岸上修筑了稷山到绍兴城的古越陆道。《越绝书》云:“勾践之出入也,斋于稷山,往从田里。”田里城的兴建,是道墟历史上第一次有史书明确记述的城镇建制。

blob.png

   道墟有水。鉴湖水网纵横交错的天然布局,令古老的小镇在这蜿蜒曲折的小河流水中,享受着江南特有的温婉与滋润。

微信图片_20180723101847.jpg


       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是绍兴水乡文化的缩影。

  古人云,“维吾墟地,越东虞西。仰观天文,牛斗之阳。脉属会稽,春秋始扬。越王复国建斋台,炼戈称炭于称阳。墟土湖沙之积,河湖禹马疏畅。远山轩眉,近水襟肘。南风翼苗,翠浪林稠。村闾有楫,陆车水舟。鱼米满仓,景丽色秀。为越东之乐郊,实虞西之粮洲……”

微信图片_20180723102124.jpg


       水是道墟之魂。道墟被称为“江南威尼斯”,域内水域面积达8000余亩,道墟的境内有东直江、西直江、直洞江与东鉴湖水系融会贯通。

  贺家池是道墟西部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属鉴湖水系。相传原为水田,东鉴湖为势家夺湖修田之后,里人因周围农田灌溉的需要,废田为湖人工修建而成。湖大略成长方形状,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宽约1500米,面积广达4000余亩。

  贺家池得名自唐明皇赐贺知章鉴湖一曲。据《宋志贺知章本传》及放生池一节,有“知章始求周宫湖数顷,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语。又宋《宝庆会稽续志》中载有唐明皇御制诗并序。

微信图片_20180723102127.jpg


       道墟有街,十字河口,丁字布局,面河而建,绵延连续。古时街上各类店铺、土洋百货、南北果品、山珍海味应有尽有,逢墟赶集,乡人蜂拥,船来人往,甚是热闹。

  道墟、肖金两个老街自古为集市,商贸繁荣。道墟的集镇起步于北宋,到明代达到鼎盛。至今还保留着毓秀桥、大宗祠、章氏碑亭等明代遗迹。道墟曾是浙东有名的粮食集散地,来自绍兴各地的米粮商船汇集行销,米行林立。

  道墟是水乡泽国,江、河、湖、海兼具。解放初至上世纪80年代,镇上尚有轮船码头两个,到绍兴(即越城区)、上虞尚以轮船为主,货轮运输,轮船载客,民间还有“下乡船”做买卖,农家有农船、乌篷小划船。

微信图片_20180723102129.jpg

      道墟有桥,洞桥、板桥、石拱桥,单眼、双眼、三眼桥,人入墟中,放眼见桥。其中被载入中国古桥史册的“祥麟桥”,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五折边拱,造型美观,坚固考究,堪称古桥一绝。

微信图片_20180723102132.jpg

     古运河、杭甬运河穿境而过,带来漕运之利,也带来南北文化。一河迤逦过道墟,千樯络绎竞风流。河接南北,商船往来,落帆聚市,让南北文化的种子在这里散落,繁茂,勃兴。

  千年大运河,缓缓流淌,将南北文化融汇在碧波水流之中。运河汤汤,文脉汤汤,从古至今无数的文化音符,在运河的碧波中跳跃激荡。

  一河春水上,桨声灯影里。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经历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斗争,孕育了多少贤达人杰,流传着多少神话传说,创造了多少地域文化。从历代相传的地方方言,流传民间的地方歌谣,到历久弥新的庙会文化,不断丰富的民间故事,还有许多文化因子在这里悠悠荡荡,落地生根,成为道墟这块土地上特有的文化传承。

blob.png

 道墟有人。山川秀丽,沃土厚泽,孕育一方先民,名臣钜儒,层出不穷,豪杰不群之士,比肩接踵而生;民风淳厚,耕读诗书,崇尚气节,远非他邦所及。

微信图片_20180723102427.jpg

  这里有着浓郁的台门文化,从台门里走出来的道墟师爷是绍兴师爷文化的重要一脉。

微信图片_20180723102430.jpg

     在道墟传统的居住习俗中,以台门最具代表性。鳞次栉比的台门是孕育道墟师爷的摇篮。道墟古镇,曾由100多座台门和散落于台门之间的街巷、民居、祠庙等依溇连片建筑组合而成。有诗赞云:“道墟村在浙东隅,北岸人来货有无。宗族近联前后宅,市尘分列直横湖。三千烟灶遵规约,五夜青灯胜上都。坐对云山环四面,桃源何义绘成图。”这100多座台门由官府台门、师爷台门及富商台门连片组成,至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史学大家章学诚所遗书中亦有“墟舍十里,灯火万家”的记载。


        人是道墟之灵。绍兴师爷,是智慧、仁义、博学、练达的象征。道墟师爷,既是道墟山水孕育的产物,也是特定时代所产生的一群特殊的文人群体。

  道墟历史上出了不少师爷,仅以章姓为例,有史可查的便有:章秋白、章墨舫、章鹤汀、章南洲、章学诚、章敞、章慈、章靖、章敬、章佳等众多著名师爷,道墟历来有“师爷之乡”之称。

  从道墟走出的历朝进士,更是不计其数。“文到侍郎武到督”,道墟有“绣衣乡”之称。据不完全统计,自宋以来,道墟共有文进士38人,武进士8人;文举人37人,武举人39人;秀才不下500人。

  一带长河,碧波荡漾,樯帆林立,百舸竞发。走京串卫的举子士人,四处流连的诗人词家,每行走于河畔,临风畅想,追古越今。

  道墟在史学、文学、建筑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孕育了名彦俊儒。声名最著者当为清乾隆进士章学诚,系中国方志学的奠基人,被梁启超誉为“清代惟一之史学大师”。陈从周是中国古建筑大师川岛(章廷谦)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学家,李大钊、鲁迅的挚友。从这里,还先后走出了章宗信(七龄童)、章宗义(六龄童)、章金星(小六龄童)、章金莱(六小龄童)等一批戏曲艺术家

微信图片_20180723102434.jpg

   道墟是鲁迅《故乡》里“闰土”的故乡。闰土原名章闰水,生于1879年的道墟杜浦村,比鲁迅大两岁。闰土的父亲章福庆在鲁迅家做了一辈子的忙月(旧指农忙时雇用的短工),因此周章两家一直都有很好的关系。

微信图片_20180723102437.jpg


 “道墟章,蛏浦王。”道墟西北角的蛏浦村,则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后裔所在地之一。


自古以来,地域文化凝聚着道墟人民有感生活的创作,经历过千百遍的传咏,它们都积淀着道墟劳动者的智慧和结晶。

blob.png

blob.png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