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百万农宅,享田园生活!咨询热线:0575-89297715

首页 > 驿亭 > 野藤葡萄的传奇故事

野藤葡萄的传奇故事

更新时间:2018-06-20

 作者:汪牛耿

    “野藤”是盖北葡萄的品牌。经专家考察点评,她是生态化、野性化、驯栽化相结合的葡萄珍品。盖北野藤葡萄以骄人的优势开了全国鲜果拍卖之先河。大江南北为之轰动,为中国葡萄之乡----盖北葡萄的发展史增添了浓彩重墨。

    追溯野藤葡萄成长发展过程,从恣肆山野到庭院栽培,从无人问津到与文化结缘,就不难看出她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64.png

大禹逢难识野藤

    相传,大禹治水曾驻足于夏盖山。当时正值初秋季节,秋老虎肆虐,气候十分炎热,大禹和治水民众热得口干舌燥,于是攀藤扶葛,遍山寻找淡水,但见涧溪干涸,滴水难觅。大禹见众人渴得气息奄奄,又望望山下还未驯服的奔腾潮水,心潮起伏难平,仰天长叹一声“天绝我也”!这时忽然刮起一股大风,将漫山遍野的绿色藤蔓翻卷起来,在郁郁葱葱的掌状绿叶中,露出一串串散发着清香的果实。大禹见状,立即采下一粒放入口中咀嚼起来,顿觉香甜润喉,十分解渴,于是叫众人一起采食。众人不但解了干渴,个个觉得神清气爽,气力陡增。大禹大喜,随即吟诗一首:“初秋太阳威如虎,遍山绝水向谁呼,忽闻香气袭人来,却似瑶池赐仙果,解得干渴精神爽,百眉愁结尽皆舒。”吟罢,又对众人说,此果生长山野,藤蔓匍匐爬行,可称野藤葡萄。此事传开后,夏盖山四周的居民纷纷上山采掘,移至庭前栽植,并广为流传。明《会稽·嘉泰志》上记载的“虞邑有紫葡萄、水晶两种”,据传就是从夏盖山上移栽的野藤葡萄,俗称本葡萄。

张节之题匾品“紫嵬”

    野藤葡萄从夏盖山上移栽到民间后,渐渐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演绎出一段段脍炙人口的千古美谈。

    据《上虞县志》记载,夏盖山南净众寺,始建于晋朝,寺院规模宏大,占地50余亩,历代香火鼎盛,被誉为江南名刹。宋朝时,该寺高僧智渊,不但精通佛法,还十分喜爱躬耕种植。据说他在夏盖山野藤葡萄中觅得两株佳品,十分喜爱,栽种在放生池畔,支棚立架,精心栽种,竟成气候。每当葡萄成熟、满架清香四溢时,他就在葡萄棚下备下桌凳,邀集文人好友一起品茗赏果。因葡萄果色紫红,又是山间野生品种,智渊大师亲自给野藤葡萄取名为紫嵬。一年深秋,正是果熟飘香之时,他与好友正在葡萄架下品茗赏果。忽然,放生池中一条金色鲤鱼跃出水面,似乎张口要吞咽披垂到池面青藤上的紫果。众好友见状,十分惊奇,齐说这是千载难见的奇景,快请大师即兴赋诗,记述这一奇观。智渊大师满腹经纶,不假思索,即成一诗:“青藤绿叶映池面,紫嵬葡萄挂其间。鱼儿闻香馋涎滴,跃出水面欲吞咽。”此后,净众寺有紫嵬名果的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往观赏。无独有偶,该朝文化名人张节之正在曹娥庙进香,闻听净众寺有紫嵬佳果,十分向往,急遣舟楫前往造访。智渊大师深知张节之书法了得,全国闻名,如能为净众寺留下墨宝,不失为一大幸事,于是心中存下了要张节之题匾的念头。他亲自采下一盘颗粒硕大、香气馥郁的紫嵬葡萄置于净室。张节之游历过众多名山大川,品尝过无数珍果名品,却从未见过这状似紫玉的葡萄佳品,十分心动,情不自禁的赞了起来:“好香、好美的紫嵬葡萄!”说着竟要动手采摘,智渊大师微微一笑,“先生且慢品尝,紫嵬虽美虽香,怎比得先生掌中之笔。老衲以盘中紫嵬换先生传世墨宝,不知可否?”当听说是为净众寺题一方匾额,张节之心想,这不过是举手之劳,有何不可,就欣然应允,立即振臂一挥,在已备好的宣纸上留下了“大禹峰”三个遒劲大字,铁笔银钩,浑然一体,不愧是一代书法名家。智渊大师如获至宝,十分欣喜,忙叫人移座葡萄架下,重整香茗,再采佳果,并布下棋局,陪同张节之奕棋赏果,共叙友情,直到晚霞消逝。张节之感到十分尽兴,要来笔墨,又题下一首无题诗:“经秋不见落叶下,满架葡萄溢紫香,拙笔换得口福来,品果奕棋伴晚霞。”据《上虞县志》记载,张节之为净众寺题“大禹峰”匾额确有其事。

20130816171912-2.jpg

徐渭题诗《葡萄图》

    明朝嘉靖年间,官居别驾的雷鸣阳在净众寺后的南山上,从山脚到山顶建造了3座十分精致的山亭。史称鸣阳三亭。亭子建好后,想请一位博学多才的名士,依山景转换之状,题写3座亭名,雷鸣阳想到了会稽山阴才子徐渭。

    徐渭不负厚望,上山观景拟名,劳累一天,为鸣阳三亭题写了“滴翠亭”、“怡心亭”、“观潮亭”三块匾额,见晚霞吐彩,日色已晚,就借宿在净众寺中。闲来无事,徐渭想与方丈对奕一局。刚踏进方丈室,迎面墙上挂着的一幅《葡萄图》吸引了他。他仔细观赏,精心揣摸,觉得此图神形皆备,栩栩如生,非高手难以绘就,只是如此精美之图,为何没有题字落款?对此,徐渭感到十分纳闷,就向方丈请教。方丈解释道,这是先朝敝寺祖师智渊大师遗作。因他一生喜爱自己栽种的野藤葡萄,又擅长绘画,才留下此图,成为本寺历代传世之宝。至于没有题字落款,先祖师曾有遗言,凡能看得中此画的人,必是饱学之士,务请题字落款,平庸之辈,不可与之涂鸦,免得污了此图。因此多少年来,无人敢为此图题字落款。“噢,原来如此!” 徐渭释然。方丈又道:“施主乃大明才子,贫僧早有耳闻。今日有缘光临敝寺,实乃三生有幸,恳请施主为先祖师遗图题诗,既为敝寺增光,亦为先祖师遗图添色,请施主幸勿推却。”徐渭见方丈一片至诚,难以推诿,只得从命。他凝视葡萄图,思虑良久,心想,智渊大师能从山间野藤葡萄中寻觅良种栽培,以其扬名,而我满腹文才,却似明珠复土无人识得,只落得怀才不遇,仕途失意,一生坎坷,如今年已五旬,还颠沛流离……想到这里,不由悲从中来,于是提笔在图上书下了一首《题葡萄图》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诵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扔野藤中。”徐谓通过这一悲凉凄切的诗句,从心底里发出了世道不公、壮志难酬的时代慨叹!